问题:按照传统习俗中的说法,人死之后要转世投胎。如果真的有投胎转世,那不是应该过世一个才会出生一个吗?
三千大千世界又何止我们一个地球。而且六道轮回包括畜生道也参与轮回转世。现在我们每天杀戮的动物还少么。我们人类死后会随着善恶业力参与轮回,不一定今生为人死后在投胎为人,转为动物或在地狱道反反复复受苦也未可知。多行善事总是没错的。即使成不了仙佛,三善道总是能去的。
问题:60年一轮回怎么排列
这个跟排列组合没啥关系吧.虽然天干10个,地支12个,理论上总共有120个可能.
但是因为按此纪年的时候,需要按照顺序循环组合了,所以经过了60次后就开始重复组合了.
之所以是60,是因为10和12的最大公倍数是60.
问题:一轮回是20年还是60年,一轮回跟一甲子一个概念吗
中国古代是以甲子来纪年,一甲子一论。在命里学里也是如此
问题:60年一轮回意味着什么
60年一轮回这是天干地支纪年法,60年为一个甲子,与生死轮回不是一回事。
天干10个,地支12个(即我们常说的12生肖),两两组合,排列,供有60个组合,当组合用完后又重复使用,所以60年一甲子。
问题:中国人为什么要讲究60年一个轮回?
这就像中国常用到的几个数字一样,没有几个人能够完全说明或者解释透;中国人常用的数字:108、60、12,还有引申的54、32等等
问题:天干地支纪年法中为什么是60年一个轮回,而不是120年,请解释的详细些。
干支(gānzhī)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分析如下:
1、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
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天干和地支这样组合完,开始新的一轮时正好是六十年,所以是六十年一个轮回。
扩展资料
干支纪年传说出自黄帝时代。实际是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以后。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可是,这就是岁星纪年, 岁星是颗真实的天体所以用岁星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
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岁星约85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刘歆提出)。此时,干支纪年也有使用,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
由此知,西汉时期的干支纪年存在与太岁纪年转换的一些混乱。到东汉时,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在太始二年表面一样。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从此干支纪年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未再混乱。
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纪日的表现方式起源于夏代,商周沿袭,在殷墟商代考古发现过六十甲子表的牛骨残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干支纪年法
祈福/恭请圣物
如部分已经请完,可根据需求推荐同款!
温馨提示:
1、本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