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唐颐 著
出 版 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1
字 数: 300000
版 次: 1
页 数: 439
印刷时间: 2009-10-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61348215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哲学/宗教 >> 哲学 >> 中国古代哲学
定价:¥68.00
问题:图解周易爻辞文化卜筮全书第一部—六十四卦断的内容简介
《易经》是中国古代群经之首,万象之源,历代对其进行解读的著述层出不穷。明代姚际隆所整理的《卜筮全书》就全面解读了《易经》中的爻辞文化,是从卜筮的角度解读《易经》的巅峰之作,是古代吉凶预测的精髓。
《图解周易爻辞文化·卜筮全书》以权威古本为底本,结合多种不同版本,对其进行了精心点校和白话释意,加入了简练的小标题,使其结构更加合理有序。此外,全书运用400多个精美手绘插图和示意图表,对书中一些重要理论和深涩文字进行了生动易懂的图解分析,使读者能够在畅快的阅读中了解六爻卜筮这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古代科技的落后和古人认识的局限,书中难免芜菁共存,但作为古代历史文化的精髓,我们也应对其进行整理,去伪存真,供后来者研究和批判。
问题:图解周易爻辞文化卜筮全书第一部—六十四卦断的图书目录
本书内容导航 第一章 《卜筮全书》概要
1.《卜筮全书》的成书:作者、地位与成书环境
2.《卜筮全书》的内容:纳甲卜筮法
3.《卜筮全书》的理论基础:万象之源《易经》
4.《卜筮全书》的基础篇章:《启蒙节要》
第二章 卜筮的常用概念
1.卜筮的原则:无疑不卜
2.卜筮的常用方法:纳甲法及其他
3.卜筮的哲学基础(一):阴阳观念
4.卜筮的哲学基础(二):五行学说
5.卜筮的方法来源:八卦与六爻
6.经天纬地的符号系统:天干地支
7.卜筮纳甲的延展:纳音之法
8.从唯物主义视角看卜筮:对卜筮的理性认识 第一章 八卦方位与六十甲子
1.八卦方位之图
2.六十甲子歌
第二章 五行与六亲的生克
1.五行相生相克
2.六亲相生相克
第三章 八卦象例与八宫所属
1.八卦象例
2.八宫所属
3.以钱代蓍画法
第四章 六十四卦名
1.乾宫八卦
2.兑宫八卦
3.离宫八卦
4.震宫八卦
5.巽宫八卦
6.坎宫八卦
7.艮宫八卦
8.坤宫八卦
第五章 八卦与五行次序
1.八卦次序
2.五行次序
第六章 卦的次第与象类
1.六十四卦次第歌
2.系辞八卦象类歌
第七章 天干、地支与纳甲
1.十天干
2.十二地支
3.纳甲歌
第八章 世与应
1.安放世应歌
2.安身诀
3.起月卦身诀
4.起六神诀
5.飞伏神歌
第九章 诸种卦歌
1.不全爻象各卦歌
2.五件俱全各卦歌
3.游魂八卦歌
4.归魂八卦歌
第十章 查月干、时干、时辰歌
1.年上起月歌
2.日上起时歌
3.定寅时法
4.天乙贵人
第十一章 干支五行关系
1.三刑
2.六冲
3.
4.三合成局
5.长生沐浴 第一章 纳甲法
第二章 逐卦爻辞
1.乾为天:大龙御天,广大包容
2.天风姤:风云相济,君臣会合
3.天山遁:豹隐南山,迁善远恶
4.天地否:天地不交,人口不圆
5.风地观:云卷晴空,春花竞发
6.山地剥:去旧生新,群阳剥尽
7.火地晋:龙剑出匣,以臣遇君
8.火天大有:金玉满堂,大明中天
9.坎为水:船渡重滩,外虚中实
10.水泽节:船行风横,寒暑有节
11.水雷屯:龙居浅水,万物始生
12.水火既济:舟楫济川,阴阳配合
13.泽火革:豹变为虎,改旧从新
14.雷火丰:日丽中天,背暗向明
15.地火明夷:凤凰垂翼,出明入暗
16.地水师:天马出群,之寡伏众
17.艮为山:游鱼避网,积小成高
18.山火贲:猛虎负,光明通泰
19.山天大畜:积小成高,龙潜大壑
20.山泽损:凿石见玉,握圭为山
21.火泽睽:猛虎陷阱,二女同居
22.天泽履:如履虎尾,安中防危
23.风泽中孚:鹤鸣子和,事有定期
24.风山渐:高山植木,积小成大
25.震为雷:震惊百里,有声无形
26.雷地豫:鸾凤生雏,万物发荣
27.雷水解:春雷行雨,忧散喜生
28.雷风恒:日月长明,四时不忒
29.地风升:灵鸟翱翔,显达光明
30.水风井:珠藏深渊,守静安常
31.泽风大过:寒木生花,本末俱弱
32.泽雷随:良工琢玉,如水推车
33.巽为风:风行草偃,上行下效
34.风天小畜:匣藏宝剑,密云不雨
35.风火家人:入海求珠,开花结子
36.风雷益:鸿鹄遇风,滴水天河
37.天雷无妄:石中蕴玉,守旧安常
38.火雷噬嗑:日中为市,颐中有物
39.山雷颐:龙隐深潭,迁善远恶
40.山风蛊:三蛊食血,以恶害义
41.离为火:飞禽遇网,大明当天
42.火山旅:如鸟焚巢,乐极哀生
43.火风鼎:调和鼎鼐,去旧取新
44.火水未济:竭海求珠,忧中望喜
45.山水蒙:人藏烟草,万物始生
46.风水涣:顺水行舟,大风吹物
47.天水讼:从鹰逐兔,天水相违
48.天火同人:游鱼从水,管鲍分金
49.坤为地:生载万物,博厚无疆
50.地雷复:淘沙见金,反覆往来
51.地泽临:凤入鸡群,以上临下
52.地天泰:天地交畅,小往大来
53.雷天大壮:先顺后逆,羝羊触藩
54.泽天夬:神剑斩蛟,先损后益
55.水天需:云霭中天,密云不雨
56.水地比:众星拱北,水行地上
57.兑为泽:江湖养物,天降雨泽
58.泽水困:河中无水,守己待时
59.泽地萃:鱼龙会聚,如水就下
60.泽山咸:山泽通气,至诚感神
61.水山蹇:飞雁衔芦,背明向暗
62.地山谦:地中有山,仰高就下
63.雷山小过:飞鸟遗音,上逆下顺
64.雷泽归妹:浮云蔽日,阴阳不交 第一章 官鬼与生气
1.无鬼无气
2.绝处逢生
3.合处逢冲
4.随官入墓
5.逢冲暗动
第二章 六亲与易断
1.助鬼伤身
2.六亲取用
3.断易总论
附录:卜筮名流列传
问题:周易八卦图解的内容简介
《周易八卦图解》是研究《周易》象数学并探索河洛深意和卦爻精蕴的最完备的易学工具书。全书收集易学图谱近千幅,集中了宋代至清代之易学大家的主要研究心得和治易菁华,资料完备详实,可谓穷幽测隐,奥妙无穷。《周易八卦图解》自亚994年出版以来,多次再版,为治易者通透《周易》,提供了重要津梁。
问题:易经六十四卦泽风大过爻辞解释
【大过】初六:籍用白茅,无咎。《象》曰:籍用白茅,柔在下也。 “籍”者,辅地也,“白茅”,取其洁也,古者祭祀,籍之灌酒,以降神也。茅白取巽象,巽在下卦,籍茅于下,所以承上之刚也。刍荛阴柔居下,不犯刚而能承钢,当此大过之时,敬慎事上不得谓过分也。故比之礼义之适中者,则有过于敬慎之失,比之傲慢侮人者,则其胜亦不啻霄壤,在高傲者故有咎,而卑下者必无咎焉。盖茅柔物也,籍之足以相助,未可以茅之微而忽之。《象》曰“柔在下也,以爻言则初在下,以茅言则籍在下。六为阴为柔在初处下,茅质柔弱,故曰“柔在下也”。 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二爻以阳居阴,阴尽则死,阳来则生,物之常理。巽为木,兑为泽,木之近水者为杨,泽而灭木,杨必枯难,得九二阳气生助,得枯而复生。“稊”,杨之秀也。按,二爻体乾,乾为老,为男,故曰“老夫”下得巽在初,巽为少女,故曰“女妻”;而与初比而得初,故曰“老夫得其女妻”。夫夫妇配偶,以年之相若为正,老夫女妻,是亦颠也,然老少虽非正匹,而阴阳自得相济。“老夫”“女妻”犹枯杨之生稊,终得妊育也,故曰“无不利”《象》曰:“过以相与也”,卦之义在刚过,夫而过老,妻而过少,故曰“过以相与”《杂卦传》曰:“大过颠也”斯之谓? 九三:栋桡,凶。《象》曰: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就全卦言,四刚连在中,如屋有栋,上下两阴皆弱,故曰“桡”。就三爻言,九三互乾,辰在亥,上值危宿,按危三星,在虚东北,形如盖屋,有栋之象。三以刚居刚,过而又过,过刚必折,故曰“桡”。九三刚愎自用,视群策群力,皆莫己若,遂至孤立无助,愈高愈危,终致“栋桡”之凶。《象》曰“不可以有辅也”,言三予智自雄,不能与人共事,集思广益,故不可以相辅有成也。亦三自取之耳。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九三曰“栋桡”,九四曰“栋隆”其义相反,以九四在下卦之上,以阳居阴,亦过而不过也。下与初应,初爻虽弱,得其所籍,即可不桡。按九四辰在午,上值张,南宫侯曰:“张为天府”,故有栋象.”隆”《说文》曰:“丰大也”《玉篇》曰:“中央高也”栋以任重,故宜大栋在屋中,故宜高。高必以下为基,下有所籍,斯高而不危。三之所以桡者,下无籍也;四德其籍,故隆。凡事之有所凭籍,而大险可济,大功可成,上不辜君之托,下不负民之望,皆犹是也,其吉可知,故曰:“栋隆,吉”。“有它,吝。”者,言四若怀它志,厌初之本弱,而不屑用其籍,则三之桡,即为四之桡,必不免于吝矣。《象》曰:“不桡乎下也”谓栋隆起,下必不桡也。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此爻与上六阴阳相比,得阴之助而生华,故曰“枯杨生华”。杨华无实,飘荡随尽,荣无几时也。九二以得初之助而生梯,九五下无有助,惟与上六相比,犹断根之杨,得雨露之润,虽一旦发华,不久凋零。“老妇”指上六,喻上六阴极而衰,“士夫”之九五,喻九五之无内助。“士”,未娶妻之称,即谓少年。阴而居上,故呼“老妇”;阳而居下,故称“士夫”是亦大过之义也。九五以刚在刚,三阳皆不为用,独与上六阴阳相比,故曰夫妇。从夫妇之序而论,当曰士夫得老妇,今曰老妇得士夫,原其配偶之所起,志在老妇,老妇首倡而求士夫,丑体亦在老妇,亦以见圣人尽人情,考世故之妙。《象》曰:“老妇士夫,亦可丑也”,丑者,恶之之辞也。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过涉灭顶”者,谓犯危险而涉河,不得达岸,水没其首也。互卦乾为首,爻例上为顶,上六兑爻,兑为水泽,位在酉,上值胃,附星积水,石氏云:“积水星明,则大水出”故有“过涉灭顶”之象。六爻以阴居阴,才力俱弱,但其志在救时,虽履患踏险,明知“过涉”之多凶,而忘身济国,有不遑反顾者,即使其功不成,其志深足尚焉,复有何咎?此所谓勇士不忘在沟壑,志士不忘丧其元,万世纲常,正赖此辈以存也。 引自《高岛易断》
问题:易经六十四卦白话讲解
易经六十四卦是《未济卦》,原文和白话讲解如下:
原文: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白话:《未济卦》象征事未完成:经过努力可以得到亨通;小狐狸渡河快到对岸了,却浸湿了尾巴,则没有什么吉利。
原文:《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白话:《象辞》说:《未济卦》的卦象是坎(水)下离(火)上,为火在水上之表象。火在水上,大火燃烧,水波浩浩,水火相对相克,象征着未完成;君子此时要明辨各种事物,看到事物的本质,努力使事物的变化趋向好的方面,这样做则万事可成。
原文:初六,濡其尾,吝。
白话:初六,小狐狸渡河时被水浸湿了尾巴,会有麻烦。
原文:《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白话:《象辞》说:“小狐狸渡河时被水浸湿了尾巴”,说明其自不量力,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使多大的气力,急躁冒进,结果招致麻烦。
原文:九二,曳其轮,贞吉。
白话:九二,向后拖拉车轮,使车不快进,坚守正道可以得到吉祥。
原文:《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白话:《象辞》说:九二爻之所以可获吉祥,是因其恃中不移,端正不偏倚,有所节制,这样行事必获吉祥。
原文: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白话:六三,事情未完成,急躁冒进去远行,有凶险,但有利于渡过大河急流。
原文:《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白话:《象辞》说:“事情未完成,急躁冒进去远行,有凶险”,说明此时所处的位置不当。
原文: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白话:九四,坚守正道可获吉祥,悔恨会消失;以雷霆万钧之势征讨鬼方国,经过三年的激烈战斗终于得到了胜利,被封为一个大国的诸侯。
原文:《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白话:《象辞》说:“坚守正道可获吉祥,悔恨会消失”,说明实现了建功立业的志向。
原文: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白话:六五,坚守正道或获吉祥,没有什么悔恨;这是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辉,有诚实守信的德行可以获得吉祥。
原文:《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白话:《象辞》说:“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辉”,说明此时正在事情即将成功的关键时刻,应该具有诚实守信、光明正大的美德,才能获得成功,光焕发,得到吉祥。
原文: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白话:上九,满怀信心,充分信任众人,这时可以安闲自得地饮酒作乐,没有什么灾祸;纵情滥饮,被酒淋湿了头,则说明过分信任他人,将会损害君子的正道。
原文:《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白话:《象辞》说:“纵情滥饮,被酒淋湿了头”,这样喝得醉醺醺的,就会误了大事,就有灭顶之灾,这是放纵自己没有节制的结果。
扩展资料:
《易经》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成书背景: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
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祈福/恭请圣物
如部分已经请完,可根据需求推荐同款!
温馨提示:
1、本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