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古代每个时辰的八刻分别叫什么?
五刻、六刻、七刻。八刻就像现在七点六十似的。
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打更”、“更夫”、“更楼”各词全由“更”字而来。我以前谈过,中国古代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亦即两个小时一个时辰。白天人们可看太阳、日晷或计时的“铜壶滴漏”之类东西判断时间,夜晚则不知时间了,于是由专人看着“铜壶滴漏”,按照时辰打鼓告诉民众。古人规定,逢戌时(约合现在晚上七点至九点钟)开始,叫做“起更”,也就是“一更”;二更是亥时,即合现在夜晚九点至十一点钟;三更是子时,即夜间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五更是最后一更,已到寅时,即黎明前的三点至五点钟了。
问题:我知道一个时辰有八刻,分上四刻,下四刻,午时三刻,我们都很熟悉,那午时(七刻)该怎么说?
午时(七刻):应该是12:30—-12:45之间的时间。
问题:古时候每天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多少刻?
一刻15分钟
一小时等于八刻
一年有12月,一月有5周,一周有6天,一天有12个小时,一小时有四刻,一会有三种茶,一茶二香,一香五分,一分六指,一指十分。
古代‘香柱’的时间大约是一刻钟,也就是现在的十五分钟左右。现在香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的易燃,有的燃烧不快。它们不能作为时序参考。
喝一碗茶的时间从最后开始,然后慢慢品尝,一饮而尽。其实夏天15分钟,冬天10分钟。
小时———十二分支机构的24小时周期为十二小时:午夜前11: 00到1: 00,午夜1: 00到3: 00,午夜3: 00到5: 00,早上5: 00到7: 00,早上7: 00到9: 00,第三小时9: 00到11: 00,为“石海”。每个小时要花两个小时。可以看出,“从第三次到最后一次”相当于现在的“上午9点到下午3点”。
耕田————古代视夕为一更,石海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为四更,印石为五更夜分五更,每更分五更。每个守夜人一个小时,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也就是120分钟。所以每班每个点只要24分钟。由此可见,“四班厨师,五更帆”相当于“深夜1:00-3:00做饭,3:00-5:00开船”。“五更at 3: 00”相当于早上5: 00和72分钟,即6: 12,“半夜4: 00”相当于凌晨1: 00和2: 36分96分钟。
刻字————古时候是用漏壶计时的。漏壶分播有两个水壶和接水壶,播种水壶分为两到四层,都有小孔,可以滴水,最后流入接水壶。接水壶里有个箭头,刻了100分钟。箭头随着蓄水逐渐上升,露出了刻数以示时间,而一天24小时一夜就是100分钟,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以看出,每刻现在相当于14.4分钟。所以“三刻中午”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 43.2午夜,也称为午夜和午夜:辰是辰第一次在12点(北京时间23: 00到01: 00)。
【丑时】鸡,又称野鸡:辰,第二次出现在辰时间12:00(北京时间01:00-03:00)。
【印石】平旦,又名黎明明、天明、日丹等。是夜晚和日交替的时间(北京时间03: 00到05: 00)。
【日】褚,又名日施,黎明,徐等。指太阳刚刚出现和冉冉升起的时间(北京时间05:00-07:00)。
【辰时间】吃饭时间,又称早吃等。古人“朝食而食”的时间也是早餐时间(北京时间07:00-09:00)。
中角,又叫余等,叫中角近中午(时间09:00-11:00)。
【正午】日中学,又名日钟政、正午等。(北京时间11: 00至13: 00)。
【不合时宜】日,又名日失陷、日震中等。当太阳西沉时(北京时间13: 00至15: 00),日沦陷。
【神食】喂食时间,又称日店、夜宵等。(北京时间15: 00至17: 00)。
[酉时]进入日,也被称为在日,坠落,在日和傍晚下沉,意思是当太阳下山时(北京时间17: 00到19: 00)。
黄昏,又称日黄昏、日黄昏、日黄昏等。这时太阳已经落山,天空将会黑暗,世界将会昏暗,一切都将朦胧,所以叫做黄昏。(北京时间19: 00至21: 00)。
【石海】人决定,又称人决定晕倒等。此时夜已深,人们已停止活动,休息了。人们决定保持安静。(北京时间21: 00至23: 00)。
古人说时间不分昼夜。他们白天说“钟”,晚上说“更多”或“鼓”。他们还说“晨钟暮鼓”。在古代,城镇里有许多钟鼓楼人,在早上(辰,今天7: 00),他们打卡报时,所以他们在白天说“几点”;黄昏(酉时,今天19点),鼓报时,所以说是几天鼓夜。都说时间有用,晚上“更”。这是因为守夜人巡逻的时候打梆子,用数数来报时。整个晚上又分为五更,第三更是孩子时间,于是有了“子夜”的说法。
时间下面的计量单位是“刻”,一次辰分为八刻,和每刻等于现在的十五分钟。旧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午开斩”,意思是,在三刻时间中午(离中午还有五分钟),当太阳达到顶峰,阴气立即消散时,这一滔天罪行应该受到“连鬼都不是”的严惩。
下面刻的是“汉字”,在广西, 广东,的粤语地区仍在使用,如“下午3: 10”,意思是“15: 50”。据语言学家分析,粤语保存有许多“古代汉语””,原因是古代中原汉人长期居住在岭南,与中原人长期分离。它的语言与那些留在中原的人并不“与时俱进”。在“单词”下面的划分是未知的。根据《隋书律历志》,秒是古代时间单位,下面的秒是“突然”;如何皈依,书中没有说清楚,只说:“‘二’薄如芒;突然“如极品蜘蛛丝”。
问题:古代一个时辰为什么要分八刻20分,有什么意义
古代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
分八刻
每刻15分钟
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午时三刻
就是咱们现在时间的11点45分
因为古时候我国用天干地支计算时间
所以将一天的二十四小时
分为十二个时辰
具体表达的意义
你可以度娘
《时辰》关键字
希望对你有帮助
请采纳
谢谢
问题:每个时辰2个小时分为上,中,下刻,每个刻度的吉凶意义是什么?如子时上刻的是吉,还是凶,怎么算?
每个时辰分八刻,每刻15分钟,古时杀人,就说五时三刻问斩。
问题:今日十二时辰吉凶?
两节课了空间
祈福/恭请圣物
如部分已经请完,可根据需求推荐同款!
温馨提示:
1、本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