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诸子百家都从其中汲取营养,上论天文,下讲地理,中谈人事,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易道广大,洁静精微。其中不乏教育人修身处事的至理名言,这些修身的金科玉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1、潜龙勿用
出自《易经》乾卦。潜龙就是潜在水底的龙。这是要告诉你,刚开始做事情的时候要注重积蓄力量,韬光养晦,不要随便做出什么大动作。还有一种说法,是说的隐士,潜龙是有德行的隐士,“遁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人间的繁华不能搅扰他安静的心;得不到别人的肯定也不会觉得难过烦闷。
2、亢龙有悔
出自《易经》乾卦。飞的过高的龙会有悔恨。我们常说,物极必反,日中而昃。做事情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发生转变,好事就会开始慢慢变坏。亢,就是穷高,只知道往高处飞,知进不知退。这样做一定会有悔恨。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出自《易经》乾卦文言。健是刚健的意思,天刚健,所以阴阳交合,万物生长,四季变化相推。君子看到这种情况,就要效法天,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字面意思是:强大自己必须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深层次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处境即使再糟糕,但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可以成就一个强大的自己,若想强大自己,必须坚持,不放弃努力。
4、地德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出自《易经》坤卦文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一个人要能承受自己能力以内,要自己权衡。一个拥有博大胸襟与高尚品德的人,不断进取,宽厚待人,自然会得到众人的敬佩与支持,进而取得巨大成功。
5、君子以成德为行
出自《易经》乾卦文言。什么叫“以成德为行”?就是说把成就自身德性、品德作为行动的一个目的。我们现在都说,生活就是修行。在古人那里,也确实是这样,“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修行、修道、自我提升,这些都不需要刻意为之,都在个人的生活中。
6、无平不陂 无往不复 艰贞无咎
陂是坡地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平地和山坡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有去就会有来。艰、贞是两个词,艰是说外在环境的艰苦、穷困;贞是君子内在对贞正的坚守。君子在艰苦、穷困的环境中,保持内心和品行的贞正,是没有什么过错的。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就是君子和小人一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
7、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指以谦卑自守。语出《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牧,就是养,引申为自守。卑以自牧就是谦卑自守也。谦卦是6 4卦当中,唯一一个六爻全吉的卦。
8、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周易》第三十二卦是“恒卦”,其卦辞大意是,这一卦象征恒久,亨通,没有过错,利于守持正道,利于前行。后来,《易传》对这一卦解释说,天地运行规律就是恒久不停的,日月顺行天道而能永久照耀天下,四季往复变化而能永久生成万物,圣人永久保持美德而能教化社会;观察这些恒久的现象,天地之间万物的性情就可以明白了。
9、君子以同而异
君子应该在求大同的前提下,保留小的差别和不同。
10、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这句话出自《易经》第四十二卦:益卦。这两句话和《论语》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有些类似。“迁”就是改变的意思。
问题: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哪本书?
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很深的自然科学与人文实践的文化背景和理论根源的。是古代中华民族思想和智慧的结晶。
《易传·系辞上传》有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后,八卦定吉凶,生大业而衍万物。所以《易经》的内容极为广大精微,可包罗天地,可囊宇宙万物。涉及哲学、、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易经的三个易
第一是“简易”,“易”虽然包罗万象,但却有一个最为简单通用的道理,一切的事物都可以在这个简单通用的道理上运行。
第二是“变易”,是说变化的道理的,也是指“辫证法”的。事物只有在不断的变化中,进行着不断的辩证归纳,才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第三是“不易”,事物虽然会变化无穷,但是在这变化无穷的变化之中,又蕴含着更古不变道理。正所谓“天下大道,殊途而同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平常生活中,应该力求让自己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境界。
问题:《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到底有什么奥妙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1]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问题:下面哪一部著作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1]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问题:《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到底有什么奥妙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1]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问题: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哪本书?
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很深的自然科学与人文实践的文化背景和理论根源的。是古代中华民族思想和智慧的结晶。
《易传·系辞上传》有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后,八卦定吉凶,生大业而衍万物。所以《易经》的内容极为广大精微,可包罗天地,可囊宇宙万物。涉及哲学、、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易经的三个易
第一是“简易”,“易”虽然包罗万象,但却有一个最为简单通用的道理,一切的事物都可以在这个简单通用的道理上运行。
第二是“变易”,是说变化的道理的,也是指“辫证法”的。事物只有在不断的变化中,进行着不断的辩证归纳,才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第三是“不易”,事物虽然会变化无穷,但是在这变化无穷的变化之中,又蕴含着更古不变道理。正所谓“天下大道,殊途而同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平常生活中,应该力求让自己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境界。
祈福/恭请圣物
如部分已经请完,可根据需求推荐同款!
温馨提示:
1、本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