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六道轮回是什么意思
茫茫世界 众生轮回
一般说来 轮回有六道 阿修罗道(阿修罗传说中专与神族打斗的一族) 人道 天道 地狱道 饿鬼道 畜生道
(麻烦各位 增添细节)
六道,是指“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和“三善道”:人道、阿修罗道、天道。
一、六道状况
佛陀概括世间一切有情,归为六大种类,有:天、人、阿修罗、 畜生、饿鬼、地狱,这即是‘六道’。世上固有许多生物学家, 对于动物,亦有其不同的分类法,却因受到个人智慧学问的限制,总不及佛陀的圆满周到。这因佛陀不但能见凡夫肉眼之所见(如人畜二道,而畜道凡夫亦只见其少分),且亦能见凡夫肉眼之所不见(如天、修罗、鬼、地狱四道)。学佛之人,以相信圣言量为依归,固不可因我之不见,遂谓为虚诞无有。
六道众生的状况,千差万别,一一细说,不胜繁杂,今为略举二端,藉知大概。1、是‘类受’,类指正报身心的种类,受指依报世界的享受。其中依报,诸多种类,单举寿长,以推余福。2、是‘苦厄’,苦是痛苦,厄是灾厄。六道果报,固然有别,总之不离观受是苦。
1、天道
天,是天然自然,享乐殊胜、身形殊胜之义;此道众生,居六道之首,威德特尊,神用自在,故名为天。
约‘类受’言:共分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亦名空界);自下而上,计二十八层天。其中欲界六层,亦如人间,有男女饮食之欲;其第二层名忉利天,居须弥山顶,自有三十三天(此三十三天,约横面言),即山顶四角,各有八天,中为帝释天主,世俗所尊玉皇上帝,即指此言;而第六层,则名他化自在天,却是魔王波旬所居。又、色界有四禅十八层天,皆有禅定,已无男女饮食之欲,犹带身形楼阁诸色;其中前三禅各三天,第四禅有九天。又、无色界有四层天,入四空定,已无形相,只存神识。
天上各种享受,皆殊胜于人间;如食曰天厨妙味,共一器食,随福差别;衣曰天衣无缝,不似人间,千缝百补。至于寿命,亦长人间甚多:如第一层四王天,寿五百岁,却以人间五十年为一日计算。向上一层,按此间倍倍增加;如第二层忉利天,寿一千岁,却以人间百年为一日计;乃至第六层他化自在天,寿万六千岁,而以人间千六百年为一日计。如是递增,至非想非非想天,则寿八万大劫。这因前生造上品十善因缘,方得如此殊胜果报。
约‘苦厄’:欲界天有五衰,寿将尽时,自然头上花萎、腋下汗出、衣裳垢染、身体臭秽、不乐本座,是名五衰。五衰现时,知必当死,愁忧恐怖,苦等地狱。又、色界天有三灾,初为火灾,劫火兴时,初禅以下,尽化灰烬;二为水灾,劫水起时,二禅以下,皆遭淹没;三为风灾,大风所吹,三禅以下,乃至微尘,皆无余在。呜呼!所住器界尚不能存,何况寄居众生,安能永在?甚至四禅天人,虽具深禅定,一旦命终,即不乐入禅,风触吹身,唯除眼识,余皆有苦。又、无色界四天,虽无下面二界粗苦,仍有如疮(空无边处天)、如痈(识无边处天)、如病(无所有处天)、如箭入体(非非想处天)等微细苦;且寿命尽时,定力遂失,知当死堕,譬如高山忽坠深涧,生大恐怖。
2、人道
人,梵语摩冕赊,翻为意,以此道众生作一切事,皆先意起。法苑云:人者,忍也,于世违顺,人能安忍。
约‘类受’言:人道分布于四大星球之上,身形寿享,皆不相同。如东弗婆提,寿二百五十岁;南阎浮提,寿一百岁;西瞿尼,寿五百岁;北郁单越,寿一千岁。即以南阎浮提(亦即吾人所居地球)而言,五大洲上所居人种,发肤颜色、风俗习惯,乃至土地资源,亦多悬殊。然书经云:惟人为万物之灵;礼亦云: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盖以人易近道,最能止息妄心,堪能修行而言。此因前生行中品十善,感此道身。
约‘苦厄’言:三苦八苦等。
3、阿修罗道
阿修罗,此翻无端正,又翻无酒,或云非天。以此道众生男丑女端,故名无端正。又因遍采名花,酝于大海,欲成香醪;但以鱼龙业力,其味不变,故云无酒。因多嗔多忌,虽有天福,而无天德,故名非天。
约‘类受’言:此道众生,分别摄属天、人、畜、鬼四道,故楞严经云:三界中有四种修罗,若于鬼道,以护法力,乘通入空,此从卵生,鬼趣所摄。若于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从胎生,人趣所摄。有阿修罗王,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此阿修罗,因变化有,天趣所摄。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游虚空,暮归水宿,此阿修罗,因湿气有,畜生摄属。既是分属四道,身形寿享等,亦随其类,多有不同。总由因中,虽行五常(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却怀忌慢之心,所谓行下品十善,而感此道身。
约‘苦厄’言:各随其类,受苦不同。即以天趣修罗而言,除一般苦外,又因常好与帝释斗,或断肢节,或破其身,或复致死;若伤心断节,续还如故;若断其首,即便殒没。其他三趣修罗,其苦更多。
4、畜生道
畜生,梵语底栗车,亦云傍生,以其形傍(身多横住),行为亦傍(心多不正),故云傍生。
约‘类受’言:此道众生,包含甚广,举凡飞禽走兽,羽毛鳞介,或四足多足,有足无足,水陆空行,皆摄属之。就其出生,分为四大类:
(1)、胎生,例如牛马等,在母胎中,含藏而出。
(2)、卵生,例如鹅鸟孔雀,依壳孵生。
(3)、湿生,例如蛤虫飞蛾,藉湿秽暖气而生。
(4)、化生,如龙等,无而忽有,唯依业力,变化而生。若论寿命,有朝生而暮死,有春夏生而秋冬死,乃至经千百岁而后
死者,千差万别;而其身形享受,亦多悬殊不等。
约‘苦厄’言:或苦役、或充食、或人杀、或互啖,其苦无穷。近代西方学者有言:‘弱肉强食、物竞天择’,可谓说中畜生道实况。总因前生愚痴贪欲,作下品五逆十恶,感此道身。
5、饿鬼道
饿鬼,梵语音译为??黎多、薜荔多、闭戾多、俾礼多、卑利多、弥荔多、即鬼道、鬼趣、饿鬼道。又鬼者畏也,饿云饥饿,此道众生,多受饥饿怖畏,故名饿鬼。
约‘类受’言:分三类九种,(1)无财鬼,以无福德,不得食故;(2)少财鬼,少得饮食故;(3)多财鬼,多得饮食故。无财鬼又分三:a、焰口鬼,火焰炎炽,常从口出;故纵得饮食,亦化灰烬。昔目连尊者母,即堕此身。b、针咽鬼,腹大如山,咽如针孔。c、臭口鬼,口中腐臭,自受恶报。少财鬼亦分三种:a、针毛鬼,毛利如针,行便自刺。b、臭毛鬼,毛利而臭,自拔受苦。c、大瘿鬼,咽垂大瘿,自抉啖脓。须知,谓少财鬼少得饮食,非真如人间净妙食,苟得厕坑粪秽,已似山珍海味了。多财鬼分三种:a、得弃鬼,常得祭祀,所弃食故;b、得失鬼,常得巷陌,所遗食故;c、势力鬼,具威德势力,常得人间祭祀。譬如人间所供城隍、土地、王爷,乃至一般神只,均属此类。诸类饿鬼,居遍诸趣,随所生处,而受其形,或居海渚,或在山林;或似人形,或似兽形,亦自差别。其寿有五百岁,却以人间一月为一日计。
约‘苦厄’言:以业力因缘,不闻浆水之名,所见清水,皆成脓血,不得饮食,饥渴难当;且常为刀杖驱逼,故恐怖非常。此皆前世谄诳心意,造作中品十恶,感此道身。
6、地狱道
地狱,梵语泥黎,翻为苦具;乃造恶众生,受苦器具;又因居处地下,故名地狱。
约‘类受’言:共有三类(1)根本地狱,即八寒八热地狱;(2)近边地狱,即十六游增地狱;(3)孤独地狱,即山间、水中、旷野三处地狱。其形体寿命,受苦轻重,随各差别。其中以阿鼻地狱受罪最剧。总由造作上品五逆十恶,感此道身。
阿鼻,译名无间,为八大根本地狱之一,具五种无间故。(1)者趣果无间,终此身已,直堕于彼,不经中阴故;(2)者受无间,受苦无间断,中无乐故;(3)者时无间,决定一劫(指中劫),相续不断故;(4)者命无间,一劫之中,寿命不绝;纵经剥割烹煮,肢体糜烂,然以行业因缘,冷风吹活,无间断故;(5)者形无间,地狱纵广八万由旬,众生身形亦八万由旬,中无少间,一人多人,皆遍满故。
若论寿命,以八热而言,初等活地狱,寿同四王天五百岁,而以四王天五百岁为一日计,其一昼夜相当人间九百多万岁;二黑绳地狱,寿同忉利天一千岁,而以忉利一千岁为一日计,其一昼夜相当人间三千六百多万岁。如是随六欲天递增,乃至阿鼻,寿一中劫。其苦寿如此,能不畏哉?
约‘苦厄’言:或火坑、或坚冰、或刀山、或剑树、或碾?、或汤镬、或沸屎、或合山等诸多苦具,繁多难述。以沸屎言:在一大热沸屎河中,驱令入中,内有利嘴蛆虫,或从鼻孔入,则脚底出;或从足下入,则口中出,既脏且臭,热恼加刺,苦何以堪?
二、互相轮回
上面六大种类有情众生,所以名‘六道’者,道犹路也,是能通义;谓六道中众生,轮转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循环三界,互相通达,故名为道。这即一般常称的‘六道轮回’。轮回的情形,各随业力,或人变鬼、或升天。古人说:‘钻马腹,入驴胎,涂炭曾经几度回,或时天帝殿前过,或向阎君锅里来’哪有定算?昔忉利天上帝,尚且不免要入陶家变驴(如法句譬喻经),何况其下的凡夫?
关于六道轮回的道理,在释典中,以十二因缘说得最为明白;若儒书中,易经云:‘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等,亦可知其少分。至于六道轮回的事实,但具天眼、宿命二通者,于一一众生自何道来?往何道去?自可了了悉见;若是未具二通,只要广览诸史,亦不难获多实证。惟其既不研经,又未读史,且不信圣言量者,方一味怀疑排斥。
此六道中,天、人、修罗三道,以因中多为善故,果报亦胜,名三善道;鬼、畜、地狱三道,以因中多为恶故,果报则劣,名三恶道。其三恶道,又称三途,途含二义:一是途炭,取残害义,此中众生,多受残害;二是途道,取所趣义,为造恶众生,所趣向处。1、刀途,即饿鬼道,常为刀杖,所驱逼故;2、血途,即畜生道,必经流血而死故;3、火途,即地狱道,上下四方,一片火海故。
又,六道的凡夫,或升三善道,或堕三恶道,经上喻曰‘头出头没’;谓整个三界六道,就如一大苦海,海中业浪,翻腾汹涌,前浪刚把吾人打出海面,哪知一口鲜气尚未吸足,后浪随来,又将吾人打沉海底。如此,有时头出,有时头没,总是离不开这一大苦海,这就是吾人的有情环境啊!
问题:六道轮回中的天道究竟是一个怎样的道??
天界分为欲界天、色界天及无色界天。在欲界天中,享福及寿元是很大的,没有像人间的生苦、老苦及病苦。 欲界天的众生,入胎时是男女一对一对地投生于天界的花蕊中的。在花开时,他们便以天男及天女的形式化生。在天界中,并不需日、月来报时,而以花开花合为一天。 这一道中的众生一生享乐不尽,有一个佛经中的故事与此有关。在释迦如来在世时,他有一个弟子叫「舍利弗」(梵名Shariputra),佛教中著名的《般若心经》便是为他而说的一部经文教法。这个舍利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比丘,他有一位弟子叫「海生」。海生是一位在家居士,其职业为医师,而且医术十分高明,受着众人的敬重。在海生出入时,由于其高贵地位,通常都骑象而出行。 有一次,海生在半路上遇到其师父舍利弗。由于他十分敬重自己的上师,他竟然不顾仪态地、连跌带滚地由象背直接扑倒地面上向师父顶礼。所以,这个海生医师,可说是一个敬师的模范。海生在一生中作善甚多,但却死在其师舍利弗在生时。在死后,海生因其善业力而生于天界中。他的前生老师舍利弗,以神通升至天界,意欲为他说法教学。在见到前生为海生医师的天男时,舍利弗正欲趋前向他说法开示,但这个天男只向舍利弗扬了一下手示意,便马上继续玩乐去了。这并非是因为天男不记得舍利弗。相反地,由于其业力,天男能清楚记忆其前生的事,却因天界之乐实在诱惑太大了,以致他只能在一刹那间扬手向极为敬重的老师打招呼,便又迷失于极度的享乐之中。 这个情况,就有点儿像我们在观看极为精彩的电视节目时,亲友来往我们亦只会略为应酬一下的情形。我们仔细想一想,一位本来至为敬师的人,在天界中仍然抵不住诱惑,何况是我们呢?由此可见,天界虽为六道中福报最大的一道,但却并非修持佛法的一个有利地点。 正由于此原因,我们求生于净土中,而不求生于天界享乐。天界虽无生苦、老苦及病苦,但天界众生在死前,一样有极可畏的痛苦。他们的寿元虽极长,但始终亦难免一死。又由在天界投生时,他们的善业福报皆用尽了,下一生多投生于三恶道中。在死前的一段时间,天界众生会出现天人五衰的情况,例如其身上的花会枯谢、身上不再放出光明、本来自然散发香气之身现在发出阵阵体臭及身上开始流汗。 于此时,其天界友人都会远远避开他,任由他一个孤独地等死。由于天界众生自然有神通力,他们能预见下生将堕恶道。我们试想想,我们不知下一生会投生何处,尚会怕死贪生。天界众生天生爱干净,而且一生享乐,在预见将生为污秽的畜牲、地狱或饿鬼道众生时,他们的恐惧及无依感是多么的大呢!
问题:六道轮回是什么日子
六道轮回是什么?举头三尺有神明都是真的?
六道轮回
如果硬要说六道轮回是,哪天的话,也可以回答就是你死的那天。
六道轮回不是指什么日子,六道轮回是佛家的因果轮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世间生灵能够在天地间不停轮回的重要媒介。佛家认为人之轮回如船渡两岸,又如取水车轮,生生不息,无始无终。这也是天下生灵能一直繁衍不息没有尽头的原因。
佛说天地间一切有知的灵魂都会在身前或善或恶的业力支配下,在(在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鬼和地域)中不断轮回。佛家休行的目的是觉悟,而能真正觉悟的往往都会是些有大毅力,大智慧,根器极高之辈。而普通人则是要在世间为善,一步步超脱轮回。其实佛家这里也有劝诫人为善的良苦用心。
当然如果你非要问我世间有没有六道轮回的话,我只能告诉你我愿意相信。
问题:六道轮回分别是哪几道,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本来想看看 是那六道 真是让人烦恼只要简洁的表达是哪六道就好啦 还那么晕的 看得头疼
问题:六道轮回是哪六道,到底什么意思?说清楚点.
六道是指:一、天道,二,阿修罗道,三、人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此中上三道,为三善道,因其作业(善恶二业,即因果)较优良故;下三道为三恶道,因其作业较惨重故一切沉沦于分段生死的众生,其轮回的途径,不出六道。所谓轮回者:是描述其情状,去来往复,有如车轮的回旋,在这六道中周而复始,无有不遍,故名六道轮回。世间众生无不在轮回之中。只有佛、菩萨、罗汉才能够跳出三界,不入轮回。轮回理论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
古人有形容六道之说
人道渺渺,仙道茫茫;鬼道乐兮,当人生门;仙道贵生,鬼道贵终;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高上清灵美,悲歌朗太空;唯愿天道成,不欲人道穷;北都泉苗府,中有万鬼群,但欲遏人算,断绝人
命门;阿人歌洞章,以摄北罗酆,束诵妖魔精,斩或六鬼锋,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
佛家有六道之说,人道,鬼道,仙道是六道中的三道。这句话大概的意思就是劝戒人们:正确的道路往往是扑朔迷离的,在人生的道路上面临选择时要慎重考虑,不要选错
道!鬼道代表的是歧途,歧途开始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但越走你就会发现它越邪恶,妖魔鬼怪群魔乱舞肆意而为。而仙道和人道刚开始感觉真的不好走,给人很迷茫的感觉,但越走你就会发现诸天气荡荡,我道日
兴隆,越加显示了你选择的明智性!
地狱道
在一般的民间传统的认知中,都以为人死後,若生前做了坏事,死後就会下地狱,尤其穷凶恶极的人更会下十八层地狱。中国自古以来,有关地狱的故事不计其数,最有名的当是《聊斋志异》中的〈续黄粱〉,叙述一位福建省曾孝廉做了一个梦,梦中他成为宰相,却贪赃弄权,无恶不作,死後下地狱受尽酷刑,文中对地狱的种种情景,有非常精采的描述。
事实上,佛教所说的地狱和鬼,是不同的两类众生。地狱之名在许多佛经中皆有出现,最常见的是《立世阿毗昙论》中称「泥梨耶」(梵文niraya或naraka),意思是没有喜乐和福德的地方。而在《新婆沙论》中,称为「那落迦」(梵文naraka),则是没有喜悦意和喜乐之意。从意译上可知,地狱道是欲界六道中最苦的境界,因为在这里的众生,不但没有一丝的喜悦,还备受各种酷刑折磨。(地狱道是欲界六道中最苦的境界)
例如在等活地狱(又名想地狱),此中众生备受砍、刺、磨、捣之苦,皮开肉绽,痛苦至死,当身体被冷风所吹,伤口愈合,身体复生,重又受罪,如此不断的受罪,直到业报受尽才能出离这苦痛无间的地狱。而且在地狱中的众生,寿命又特别长,在受罪之时,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根据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的说法,地狱可分四大类:1.八大地狱:八大地狱是此道的最根本,到处充满火焰,所以也叫做「八热地狱」,与基督教所说的「永火」相近。最底层就是令人闻之丧胆的阿鼻地狱,亦即无间地狱。2.游增地狱:八热地狱的每一热地狱都有四门,每门又有四小地狱,总共一百二十八地狱。凡是从八热地狱出来的众生,要一一游历此处受苦,所以称为「游增」。3.八寒地狱:极为寒冷,此处众生经常因寒冷而悲号,身体也为之冻得变色。4.孤独地狱:这是在人间的山间,江边等,过著孤独、非人的生活,可说是人间地狱。总计八热、八寒、游增、孤独,地狱共有十八处。
饿鬼道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人死之後都会变成鬼,其实会转世鬼道是因为前生造作恶业,心吝啬而多贪欲,所以要受饥渴的苦报。虽然有的鬼也能享有人天福报,但是十之八九都是只能接受苦报的饿鬼,饱尝饥渴馈乏之苦,故以「饿鬼」为名。
在经典里所提到的饿鬼,多是镇日汲汲於饮食,但是却饱受求不得苦,不是遇水成火,就是喉细无法咽食。据《瑜伽师地论》所载,饿鬼在饮食上会受到三种障碍1.外障:此类饿鬼因为常受饥渴,所以发乱面黑,形容枯槁,唇口乾焦,只能以舌舐口,虽然四处奔走求食,所见的池水却都变成脓血而不能饮用。2.内障:此类饿鬼咽细如针,口大如炬,腹鼓如山,然而即使得到食物,却因喉细而不能吞咽。3.无障:此类饿鬼饮食虽没有障碍,但是不论所受食物为何,皆会燃烧成火,仍受饥渴大苦。
因为前世造作的善恶业不同,在饿鬼道所受的果报也会不同。若依鬼的生活境遇贫富,大致可分为有威德鬼与无威德鬼两类;无威德鬼生活非常贫困,有威德鬼则非常富足,民间信仰所祭祀的鬼神,即多为此大威德鬼。《大智度论》也依福报的不同,将常受饥渴之苦的鬼称为「饿鬼」,有威德、能享受多乐的鬼则称为「弊鬼」。
畜生道
畜生道有情对人类而言,虽有可爱不可爱之分,或有所谓有害、有益之别,但整体而言,它们最主要的特质是苦多於乐的,就如《过去现在因果经》中所记载的,它们不但生得杂丑的外形,也因为身上的骨、肉、筋、角、皮、牙、毛、羽被人类视为「宝物」,而遭捕捉杀害;或被人类抓来负荷重担,以致饥渴疲累;还有种种穿鼻、钩首、鞭挞、困绑的折磨,或甚至彼此互相伤害,置身弱肉强食的情境惊恐惶惑。
因此畜生道众生在轮回的六道当中,被列入苦难悲惨的三恶道之一;此外,也因为它们智慧不高,甚至仅有神经的反应,因此无法了解佛法,连修行的机会也没有,只能等待临命终时,随宿世业力流转他趣。
若以品类及数量来看,畜生道是六道当中为数最多的一类,《正法念处经》中甚至指出畜生共有三十四亿种之多,早已超出人类所能想像的范围。而这些品类众多的有情,彼此的相貌、体态差异极大,饮食、生活习性也都不相同,以活动范围区分,可分陆行、空行及水行三大类,依生活习性来分,则可归类为昼行、夜行及昼夜行三种。
畜生道有时也称为「旁生」,若从梵文音译,也有称为「底栗车」(tiryanc)的。畜生之名是指它们常为人所蓄养,但事实上,其涵盖的范围远超过此,甚至扩及天上、地下种种不可思议的天界、地狱、神异处。而旁生的意思,则是说它们的形状有别於人的直立,而且行走方式、生活方式也是旁横不直的。它们的寿命就与众多的种类一样参差不齐,有短如蜉蝣那样朝生暮死的,也有长如龙王一样达一中劫者。
针对这麽繁复的种类,佛教经典里也分别记载了各种不同的业报成因。这些因缘当中,有些属於畜生、恶鬼及地狱等三恶道的共通业因,也有单纯属於畜生道的。例如《辩意长者子经》中就指出会堕入畜生道的「五畜生事」,包括常常犯偷盗罪、负债不还、喜欢杀生、不喜听闻经法,以及造作种种因缘阻挠他人办法会等。
人道
人到底是什麽?在哲学、文学、生物学,乃至各宗教中,对人类的讨论很多,至於佛经中,关於人的名称,在《立世阿毗昙论》卷六中提到,人道以摩奴沙、末奴沙(梵文manusya)为名,又称人间界、人趣、人道,或单称人,为欲界中的有情众生之一。
而依佛经说法,人分别居住在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南瞻部洲、北俱庐洲等四洲。在《长阿含经》中叙述道,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四周有七金山围绕,七金山之外,则是浩瀚无边的咸海,四大洲即分散在此。四洲中居住著不同的人类,之间完全隔绝,互不相通。而我们亦即地球上的人类,则是居住在南瞻部洲,又名「阎浮提」。四洲的人各具特点。四大部洲的叙述,散见於《长阿含经》、《楼炭经》、《立世论》、《俱舍论》、《造天地经》等经典中,各洲各有特点,例如西牛货洲以多牛、多羊、多珠玉为特点;东胜神洲的特色则是土地极广、极大、极妙,所谓极妙是指土地肥沃;而北俱卢洲的人没有肤色、种族优劣之差别,也没有忧悲啼哭,但这里是佛法中视为八难之一的地方,因为这里只有纯物欲的享受,而缺乏崇高的精神生活。
而我们南瞻部洲的人,最大的特点,则是有无数的欲望,所以能造种种善、恶业行,但也由於具有思惟能力、惭愧心,所以,能够修行,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释类具有忆念、梵行、勇猛心三种特性。形诸於外的则是为了他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可以忍受各种苦的意志力、毅力;勇猛心则是展现出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受能受的「菩萨道」精神。
而在六道中真能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也唯有人,可见生在人道,是多麽的可贵,所以《涅盘经》卷三十二有言:「人身难得,如优昙花」。
更何况唯有人能够修禅定、出家、持戒、修行、了生死、成佛。所以,人间虽然充满了各种苦难,但是透过人身来修行,也可化烦恼为菩提,化苦痛为喜乐,净土也可在人间展现。
但是对大多数人而言,面对世界人口不断增加的事实,以全球人口来说,目前已超过五十亿人,不免要问:「人身会难得吗?」事实上,若从六道众生来看,要投生为人还真是不容易。在《中阿含经》有一个故事譬喻投生为人的困难,如同有一只瞎龟在茫茫汪洋中,要刚好遇上一块浮木,这块浮木上必须又恰好有一个小孔,这样的机会已是少之又少,而这只乌龟的头又要恰好从浮木孔伸出来,这样的机会真可说是难上加难,经典中便以此来形容得人身之难得。
那麽如何才能投生为人呢?据《成实论.六业品》指出,投生人道的众生,是因为过去生曾造作了人道的业。关於受生人间的业因,在《杂阿含经》卷三十七:「若行不善业则生地狱,後若转生人中则受诸难,又若行十善业则得生天上,後若转生人中可免诸难。」所以,《法华文句》说道:「五戒为人,十善生天。」过去生若能遵守五戒,终生奉行,来生可得人趣之果报。
阿修罗道
以好战出名的阿修罗道,因有福报而没有德性有的说法只是将他纳入鬼神中,或说是堕落的天人,北传佛教将他列入善道,南传佛教则归类入恶道中。
阿修罗原是印度远古诸神之一,被视为恶神,属於凶猛好斗的鬼神,经常与帝释天争斗不休。如同阿修罗的梵文翻译意指「非天」,他的果报殊胜,能生活得有如天人般享福,但却没有天人的德性,性好争斗。
阿修罗另被称为不饮酒神,则有段典故。据说居住在海底的阿修罗原本是很爱喝酒的,但是因为他们喝的是由海水酿成的酒,总是味道咸苦,所以一气之下就发誓再也不喝酒。
转生到阿修罗道者,过去生虽无大恶行,但是轻慢心很重,非常的骄傲,不是瞧不起别人,就是忌妒别人比自己优秀。《业因差别经》详细条列出十项业因,包括身行微恶、口行微恶、意行微恶、起骄慢、起我慢、起增上慢、起大慢、起
邪慢、起慢慢与回诸善根。
因业力的牵引,阿修罗可分为胎、卵、湿、化四生。卵生者身在鬼道,能以其威力,展现神通入空中;胎生者身在人道,投生的原因是原本在天道中,却由於降德而遭贬坠;湿生者身在畜生道,住於水穴口,朝游虚空,暮归水宿;化生者身在天道,诞生谈起。
据《观佛三昧经》说,世界刚刚形成山海大地时,光音天上贪玩的仙人便到人间游戏。其中一位仙人在大海洗浴时,因「水精」入身而生一肉卵。这肉卵经八千年後,终於生出一个女怪,身长有如须弥山,具一千支眼睛、二十四只脚,头、口与手数皆为九百九十九,样貌好不骇人,即为阿修罗始祖。
女怪後又产下一男怪名毗摩质多,因有无比威力可自由来去天上人间,所以在看到天人身旁皆有无数美女环绕後,也想娶妻。女怪便替其子向美冠群芳的乾闼婆女求婚,结果乾闼婆欣然同意婚事,於是阿修罗一族日渐繁盛。毗摩质多风情万种的女儿,使得已有妻妾亿万的天界帝释为之倾心,娶为嫔妃。不料帝释婚後喜新厌旧,阿修罗女将委曲告之父亲,引发前所未有的一场大战。就在阿修罗将帝释所居的须弥山团团围住,千钧一发时,帝释想到佛曾说若遇大难,只要念般若波罗蜜咒,便能破解鬼兵。果然一持咒,空中忽然飞出四只大刀轮,几乎削尽阿修罗王的手足,幸好遁入藕孔方避过此难,但是元气大伤难以复仇。
然而天人与阿修罗的战争,并未自此划下休止符。在经过多年後,帝释又爱上一位罗喉罗阿修罗的女儿,便命天界乐神带聘礼,透过歌曲威胁利诱罗喉罗应诺婚事。不料罗喉罗因气愤帝释欺人太甚,不但将乐神驱逐出宫,并立刻发兵攻打天人。就在骁勇善战的阿修罗攻下天宫时,帝释又忆起上次的神咒,於是阿修罗军被杀得节节败退,只好退入莲藕藏躲。
就在帝释掳走了全部的阿修罗女後,罗喉罗派出一位使者前往谈判,指出帝释身为佛弟子,不应犯戒偷盗。双方几经谈判最後达成数项协议,帝释承认犯下偷盗戒,愿归还阿修罗女,并赠送天上甘露;阿修罗则除将爱女献与帝释,并自愿受持三皈五戒,成为佛弟子,此战终得圆满落幕。
在天界的战争中,有一位阿修罗王与帝释作战时,因手能执日月,障蔽其光,而被称为罗恸罗阿修罗,罗恸罗意即为障月。他能有以手障日月,形成日月蚀的威力;是因他过去生为婆罗门时,见到大火烧塔,灭火而使塔不坏,而以此救塔之福德为因,愿得大身。然虽有此愿,仍不信正法,常爱斗战,故死後堕入阿修罗道。
天道
虽然佛法常强调「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所以得生人间已是相当殊胜的因缘,有机会修学佛法。可是大多数的人,仍然企望过著「神仙」的生活,向往羡慕生在天界。即使在人间,也有人要去歌颂「天上人间」的生活型态。
而佛经里也说道,所谓的「天人」,其实就有三种,一种叫做「假名天」,也就是过著人王等帝王之家的生活;一种是「清净天」,就是修行到阿罗汉果位的行者,可以过著像清净天人一样的生活;第三种就是真正天道的有情众生,也就是所谓的「天人」。
天道众生遍及欲界、色界及无色界等三界。其中在欲界有六欲天,色界有四禅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共有二十八天。
在天界的众生当中,欲界的六天还有男女之别,也有婚姻嫁娶,但是不像人间的男女关系。以他们满足欲望的方式而言,四大王天、忉利天是以气和合阴阳;焰摩天则只要互相靠近,兜率天藉著互相牵手,化自在天彼此深深对看,而他化自在天只要短暂的对视即是。
而色界的众生则已经摆脱了对欲望的执著,只是尚未从形体的束缚中解脱。所以无论是居住的地方,或是本身的形体已经十分净妙,但是仍有形质。而他们与欲界众生最大的差异,是他们已经离了淫欲,只有清净微细的形色,所以他们已无男女之别,而以光明为他们的语言与食物。
至於无色界的四天,更是超越了物质世界的存在,是厌离物质色想而修四无色定的有情众生死後所生的天界。在这个天界里,自然没有男女相之别。
天人们所过的生活,在《过去现在因果经》中,有著迷人的形容,例如他们的身体极为清净,不受尘垢染污,就像琉璃一样充满著光明,两眼更是清澈明亮。只要心有所想,就能心想事成,因而心态上能时常保持欢悦适意。平日更以仙乐清扬作为娱乐,乃至饮食衣物,就似魔术幻化一样,只要心念一动,就应念而至。
问题:六道轮回是什么意思?
道认为每个人死后都要对在世所做的事情负责,接受「功过批判」,按照功过分作六道轮回,六道即六道桥梁,让鬼魂分别通往不同的地方投胎,以第一道至高,第六道最低。
第一道是金桥:给在世时修炼过仙法、道法、佛法,积有大量功德的人通过,以升仙或成道。
第二道是银桥:给在世积聚功德、善果、造福社会的人通过,成为担任神职的地神,如土地等,得享人间烟火。
第三道是玉桥:给在世积聚了功德的人经过,转世为有权贵之人,享富贵荣华。
第四道是石桥:给在世功过参半的人经过,投身平民百姓,享小康之福。
第五道是木桥:给在世过多于功的人经过,投身贫穷、病苦、孤寡的下等人。
第六道是竹桥:给伤天害理、恶贯满盈的人经过,分作四种形式投身:一为胎,如牛、狗、猪等;二为卵,如蛇、鸡等;三为虱,即鱼、蟹、虾等;四为化,如蚊、乌蝇、蚂蚁等。
祈福/恭请圣物
如部分已经请完,可根据需求推荐同款!
温馨提示:
1、本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