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三国人物哪些是金牛座的
只知道一个,牛金,魏国将领。
问题:历史上谁是金牛座的?
兵家鼻祖——吕尚(西周),吕尚就是姜子牙,东海海滨人。因为在周初期做过周太师。因此也被尊称“师尚父”,因而得名吕尚。是中国历史上军事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集一身的第一人。 吴宫教战——孙武(春秋),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汉族,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齐国乐安(山东广饶)人,孙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军事理论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家。 剑赠渔父——伍员(春秋),春秋楚国人,属于今监利县,伍员就是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公元前484年)吮卒病疽—-吴起(战国),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约公元前440—前381年)穰苴斩监—-田穰苴(战国),田穰苴是继姜尚之后一位承上启下的著名军事家,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世称司马穰苴。后因齐景公听信谗言,田穰苴被罢黜,未几抑郁发病而死。马陵伏弩—-孙膑(战国),战国中期齐国人,今山东鄄城人,汉族,孙武后代。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公元前316年)火牛破敌—-田单(战国),战国齐国人,今山东临淄人,汉族。战国时期军事家。生卒年不详。济上劳军—-乐毅(战国),战国魏国人,今河北灵寿西北,汉族,战国时期军事家。生卒年不详。雁门纵牧—-李牧(战国),战国时期赵国人,汉族,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前229年)。肉袒负荆—-廉颇(战国),战国末期赵国人,汉族,今山东德州陵县,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前327年——前243年)。坑弃万军—-白起(战国),也叫公孙起,号称“人屠”,战国四将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王翦、廉颇、李牧)战国时期秦国名将。郿(今陕西郿县东北)人,中国历史上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前258)。细柳式车—-周亚夫(西汉),),西汉时期的著名将军,沛县(今属中国东南部的江苏省)人。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 (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鸿门闯宴—-樊哙(西汉), 樊哙(kuài)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前242—前189年)。冥山射虎—-李广(西汉)西汉陇西成纪人(今甘肃静宁人)。 西汉著名军事家。做过骑郎将、骁骑都尉、未央卫尉、郡太守,镇守边郡使匈奴不敢犯多年,被称为“飞将军”。(?—前119年)。钳徒论相—-卫青(西汉), 卫青西汉武帝名将,字仲卿,汉族。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河东平阳(今中国中西部山西临汾西南)人。(?——105年)。渡河受款—-霍去病(西汉),西汉武帝名将。汉族,军事家。卫青的外甥。(前140—前117)。高平斩使—-寇恂(东汉),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市)人,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36年)。荒亭进粥—-冯异(东汉),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34年)。受檄击郾—-贾复(东汉),贾复字君文,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南阳郡冠军县(今河南邓县西北)人,(?—55)。无终夺军—-吴汉(东汉),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位居第二。(?—44年)。宫台望战—-耿弇(东汉),耿弇,东汉开国名将。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3—58)。冰合滹沱—-王霸(东汉),王霸字元伯,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西)人,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59年)。城门断限—-臧宫(东汉), 臧宫字君翁,颍川郏(今属河南)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58年)。雅诃投壶—-祭遵(东汉),祭遵字弟孙,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人。东汉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33年)。聚米为山—- 马援(东汉),马援字文渊,汉族。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云台二十八将马援,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前14—公元49年)。疏勒拜泉—-耿恭(东汉),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大将。生卒年不详。投笔封侯—-班超(东汉),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人。东汉名将。生卒年不详。酹酒还金—-张奂 (东汉),张奂敦煌渊泉人(今甘肃安西县东)人,字然明,东汉大将。(104—181年)。增灶断追—-虞诩 (东汉),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今河南鹿邑西北))人,东汉名将。生卒年不详。祁山伐魏—-诸葛亮(三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181年——234年)。水淹七军—-关羽(三国),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忠义的化身。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当阳退敌—-张飞(三国), 张飞汉族。字益德(《三国演义》、《华阳国志》字翼德,错误),涿郡涿县人(今河北省涿州市),身高八尺。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是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老三。章武元年(221年)六月,张飞被部将范强(《三国演义》中误写作范疆,之所以会写错是因为强的异体字写作彊,彊与疆很像)、张达刺杀。(?—221年六月)。截江救主—-赵云(三国),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229)。智灭三帅—-姜维(三国),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甘肃甘谷县东南。蜀国大将军,第五代执政大臣。诸葛亮北伐事业的继承者。合肥陷阵—-张辽(三国),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魏国大将军,(?——222年)。牙门建纛—-典韦(三国), 典韦陈留己吾人。魏国大将军。街亭绝汲—-张郃(三国),张郃字儁乂,河间鄚县人。魏国大将军。阴平凿险—-邓艾(三国),具体的不详,魏国大将军。赤壁纵火—-周瑜(三国),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三国时期吴国主帅,著名的军事家。神亭搏战—-太史慈(三国),太史慈11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酎酒厉兵—-甘宁(三国),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祖籍荆州南阳郡。三国时期魏国名将。生卒年不详。火焚连营—-陆逊(三国), 陆逊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杰出的军事家。(183-245)轻裘缓带—-羊祜(西晋), 羊祜字叔子,青州泰山人[今山东新泰羊流],西晋著名的战略家。(221—278年)。铁锁沉江—-王濬(西晋), 濬字士治,小字阿童,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西晋著名军事家。(206—286.1.28)。冢闲埋肉—-周访(西晋), 周访字士达,祖先原来是汝南安城人。西晋著名的军事家。宫台运甓—-陶侃(东晋),陶侃字士行(或作士衡),江西鄱阳人,东晋大司马。(259-334)。长桥搏蛟—-周处(东晋), 周处字子隐。东吴吴郡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东晋平西大将军(236年-297年)。蒙冲溯渭—-王镇恶(南北朝), 王镇恶北海剧(今山东昌乐西)人。东晋名将。(373-418)。唱筹量沙—-檀道济(南北朝), 檀道济南朝宋将领。祖籍高平金乡(今属山东),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436)。望蔡伏兵—-周山图(南北朝),周山图,字季寂,义兴义乡人。南北朝军事家。生卒不详。观矛折树—-羊侃(南北朝),羊侃,字祖忻,泰山梁甫人。北魏大将军。生卒不详。齐镳射猎—-杨大眼(南北朝),杨大眼,中国北魏名将。生卒不详。射还赏格—-韦孝宽(南北朝), 韦孝宽名叔裕,字孝宽,京兆杜陵(陕西西安南)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509--580.12.17)。岐亭攻栅—-杨素(隋), 杨素字处道,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朝名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546.12?—606.8.31)。威临突厥—-韩擒虎(隋), 韩擒虎原名擒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县东)人,隋朝名将。(公元538—公元592.12.26)。单骑赌胜—-史万岁(隋), 史万岁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隋朝名将。(549—600.11.20)。一箭双雕—-长孙晟(隋), 长孙晟字季晟,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隋朝著名军事将领。(551—609年)。对开幕府—-柴绍(唐), 柴绍字嗣昌,晋州临汾(今山西临汾)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638年)。殿前夺矛—-尉迟恭(唐), 尉迟恭字敬德,朔州鄯阳(今山西朔城区)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公元585年 — 658年)。天山三箭—-薛仁贵(唐), 薛礼字仁贵,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614-683年3月24日)。免胄见酋—-郭子仪(唐), 郭子仪汉族,华州郑县人。祖籍山西汾阳。唐代著名的军事家。(697—781)。策降二将—-李光弼(唐),平定安史之乱大将。生卒不详。登堤斩将—-白孝德(唐), 白孝德唐将领。安西(今新疆库车)人。昌化郡王,历太子少傅卒。(714一779)。杀妾飨士—-张巡(唐), 张巡唐代河南南阳邓州人,是“安史之乱”时期著名的英雄。(708年–757年)。百发百中—-南霁云(唐), 南霁云唐绚、玄年间生于魏州顿丘(今河南省清丰县)南寨村农民家庭。平定安史之乱大将。(公元712—-756年)。雍邱固守—-雷万春(唐), 雷万春唐将领。安史之乱大将。(?一757)。袒呼决阵—-李嗣业(唐),李嗣业陕西高陵(今陕西省三原县境内)人,唐朝中期名将。(?-759)。披心示贼—-马燧(唐), 马燧字洵美。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人。唐朝名将。(726-795)。锦裘督战—-李晟(唐), 李晟字良器,-唐朝名将 绰号“万人敌” 中唐顶梁柱 。(727-793)。雪夜入蔡—-李愬(唐),李愬字元直,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唐代大将。(773-821)穴城出击—-石雄(唐),唐末期名将,生卒不详。棘林赤足—-王彦章(五代十国), 王彦章 字贤明,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中国后梁将领。(863~923)。锤中野乂—-周德威(五代十国),周德威字镇远,小名阳五,朔州马邑(今山西朔县)人。中国晋国检校太保、代州刺史。生卒不详。焚香禁杀—-曹彬(北宋), 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初年大将。(931—999)微服度关—-狄青(北宋), 狄青字汉臣,身长7尺,浓眉大眼,姿态雄伟,胸襟广阔。汾州西河(山西汾阳)人,北宋大将。(1008年——1057年)。单骑赴州—-宗泽(北宋), 宗泽字汝霖。浙江义乌人,民族英雄。中国宋代抗金大臣。(1060~1128)。注水冰城—-杨延昭(北宋),杨延昭本名延朗,中国宋代抗辽名将,宋代兵马大元帅。(958—1014年)。水战杨么—-岳飞(南宋), 岳飞字鹏举,谥武穆,后改谥忠武。汉族,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城东30里的菜园镇程岗村)人。民族英雄、著名军事家。(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桴鼓助战—-韩世忠(南宋), 韩世忠字良臣,汉族,陕西省绥德县砭上村人,民族英雄。南宋朝名将。(1089~1151年)。点军纵鸽—-曲端(南宋), 曲端字正甫,一字师尹,镇戎军(今宁夏固原)人。高宗建炎初,渭州经略使席贡用为统制,屯泾州。(?~1131)。回军斩将—-伯颜(元), 伯颜元朝军事家,蒙古巴邻氏,蒙古帝国开国功臣。(1236—1295)。里门举狮—-史弼(元),史弼元蠡州博野北阳庄(属今河北蠡县)人,字君佐(或作若佐)。元朝大臣,一名塔刺浑。(1233一1318)。伏阶称罪—-徐达(明), 徐达字天德。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1332~1385)。超登采石—-常遇春(明), 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回族,安徽省怀远县常家坟镇永平岗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1330~1369)。威慑婺州—-胡大海(明),胡大海,字通甫,虹人。祖籍波斯,其祖先随蒙古军来华。明朝开国先锋。生卒不详。杀虏焚辎—-李文忠(明),李文忠 字思本,江苏盱眙人。中国明朝开国著名将领。(1339~1384)。白石济师—-沐英(明),沐英安徽凤阳人,汉族,明初重要将领。(1345—1392)。立斩三酋—-沈希仪(明),沈希仪字唐佐,号紫江,贵县(今贵港)人。明代将领。(1491~1554)。一鼓夺山—-傅友德(明), 傅友德其先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市南)人,后徒居砀山(今安徽砀山东),明开国功臣,著名将领。(?-1394)。楼船击倭—-俞大猷(明), 俞大猷汉族,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福建泉州北郊濠市(今洛江区河市镇)濠格头村人。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抗倭名将、儒将、武术家、诗人、兵器发明家。(1504-1580)。阵演鸳鸯—-戚继光(明), 戚继光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民族英雄、军事家、武术家。(1528-11-12-1588-01-05)。督师御寇—-秦良玉(明), 秦良玉字贞素。明朝末期战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女将军、军事家、抗清名将。(1574~1648年) 。威平西域—-年羹尧(清),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原籍安徽怀远。清朝抚远大将军。(?-1725)。金阙奏凯—-左宗棠(清),左宗棠汉族,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号湘上农人,清朝大臣,著名湘军将领。(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断锁横江—-彭玉麟(清),彭玉麟字号,雪岑、雪琴。清末湘军将领,湖南衡阳人。(1816—1890)。扬旗贼溃—-鲍超(清), 鲍超字春霆。四川奉节人。清末湘军将领。(?-1887)。
问题:诸葛亮是什么星座?
诸葛亮是金牛座。《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有一些虚构的地方。根据《三国志》真实的记载,听了易中天老师品三国,基本上恢复了三国里面真实的人物,通过对诸葛亮性格特点的分析,包括他是一个高大英俊有才之人却取了一个丑老婆,金牛座更注重对方的才,外貌当然也很重要,所以由此判断诸葛亮老人家确实是金牛座。
金牛座:
金牛座(Taurus),出生日期为阳历4月20日~5月20日, 是黄道十二宫的第二宫,位于白羊座之东,双子座之西。
问题:诸葛亮什么星座
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农历4月14日。
按推算,应该是白羊座或者金牛座。但根据他的性格特点和处事方法,我觉得偏向金牛座。
问题:三国的各个人物是什么星座的
-
诸葛亮处女(人家生辰数据都有),核心特征:一辈子坚持自己出炉时的战略,忠诚主人,毕生谨慎,毒舌,小聪明一堆,工作狂。所有东西都吻合土系的处女。
-
司马懿处女,这是众人无法想到的!核心特征:没发现和诸葛亮其实惊人的相似吗?再说土系是无人能克的,风火水系都篇感性,容易被土系摆布,只有土才能对付土,所以诸葛亮狂虐曹操、周瑜等英雄的同时,却无法煽动司马,正因为他也是处女,处处谨慎,十分理性,坚持战略不变,城府极深!
-
曹操双子,核心特征:1)古灵精怪,鲍国安能诠释到出神入化,就因为他也是双子座!!2)好色多疑,善于权术,亦正亦邪,喜怒无常,喜欢南征北战(风系)。以上足够了。
-
孙策狮子,核心特征:郭嘉说的“轻而不备,嗜勇少谋”,就是狮子特征,做人喜欢托大,做事有很多小聪明,你看孙策在为人和打仗治国两方面,是不是完全符合这种特点。狮子另外一个独有特点就是喜欢拉帮结伙,充大哥范儿,孙策和他手下一伙家将那种氛围,简直了!火系的冲动也都一览无遗。
-
周瑜是天枰,核心特征:1)首先数据表明,周瑜小孙策两个月,2)周郎周郎,爱美、好音乐、善于社交、怕不公道、心理极易不平衡而胸闷生病,有伟大理想野心,自尊心强,不用多说了吧?
-
关羽狮子,核心特征几乎和孙策一样,特别是那狮子架势摆的,到处都跟在拍美艳照一样,性子一急马上无谋了,不用解释。
-
张飞天蝎,这也是多数人无法想到的!核心特征:别看张飞粗鲁,那都是一半装的,一半因为情绪容易波动(水系),其实从一点就看出,他嗜杀!手段残忍,这就不是白羊或摩羯做得到的!张飞说话速度快,声音大,冲动,但不少谋,敢爱敢恨(对刘备、关羽、曹氏的态度均可看出),还有就是他选的丈八蛇矛,这和性格就更加相关了,直线土系、火系星座绝不可能喜欢这种兵器,水系偏阴,才可能选择。
-
刘备双鱼,这也是最难思考的。刘备确实是个秘,不过这几个核心特征说明了一切:1)塑造完美男人形象,双鱼男最大特点就是一定要在外面完美,魅力男人!刘备毕生视之如命,一定要在人民和下属心目中保持仁德之君的风范,甚至不要命不要前程都在所不惜!2)浪漫主义、理想主义人生观,一辈子追求重复高祖的步伐,兴复汉室!总以高祖自谓。3)随遇而安的心态,像水一样柔和,他几乎踏遍了祖国各地,跟随大小诸侯,哪里都受欢迎,却哪里都呆不久。4)喜欢哭,说实话,火土两系绝对绝对丢不起这个人!风系又反复无常,没有固定目标,但刘备有很强使命感,所以刘备必须是水系,巨蟹男爱家、天蝎男重眼前利益,双鱼男有大智慧,最适合刘备了!
-
吕布射手,晕,以前一直以为这位反复无常的“三姓家奴”是双子座,但细细一想,双子应该更有谋略!射手才会糊里糊涂地把自己整死,吕布就是最好的例子。几乎所有核心特征都吻合:好色花心、喜欢出风头、专业技术男(武力最高)、虚荣心强、单纯心大易上当、没有底线、多变无常、易冲动做事、脾气大却服软快。全都是射手男特点!!
错的一塌糊涂,楼主被懵晕了!
我告诉你最准确的,我只讲我有100%把握的哈,其他不提。看星座不要受太多特点的迷惑,要抓核心特点,别忘了土风水火这四个系的核心根本不能违反,请看:
只能确定这九个了,其他慢慢研究。
不要乱相信外面那些没经过深入思考的星座分析。
问题:诸葛亮一般存在的四大星座,你知道吗?
乐不思蜀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为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并让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来形容有些人安于现状,乐而忘返。还形容有些人乐而忘本。
南柯一梦
这个成语来源于公元九世纪中国唐代作家李公佐的小说《南柯太守传》。 有一个叫淳于棼的人,平时喜欢喝酒。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晚风习习,树影婆娑,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 淳于棼过生日的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祝寿,他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酒。夜晚,亲友们都回去了,淳于棼带着几分醉意在大槐树下歇凉,不知不觉间睡着了。 梦中,淳于棼被两个使臣邀去,进入一个树洞。洞内晴天丽日,别有世界,号称大槐国。正赶上京城举行选拔官员考试,他也报名。考了三场,文章写得十分顺手。等到公布考试结果时,他名列第一名。紧接着皇帝进行面试。皇帝见淳于棼长得很帅,又很有才气,非常喜爱,就亲笔点为头名状元,并把公主嫁给他为妻。状元郎成了驸马郎,一时京城传为美谈。婚后,夫妻感情十分美满。不久,淳于棼被皇帝派往南柯郡任太守。淳于棼勤政爱民,经常到属地内调查研究,检查部下的工作,各地的行政都非常廉洁有效,当地百姓大为称赞。三十年过去了,淳于棼的政绩已是全国有名,他自己也有了五男二女七个孩子,生活非常得意。皇帝几次想把淳于棼调回京城升迁,当地百姓听说后,都纷纷涌上街头,挡住太守的马车,强行挽留他在南柯继任。淳于棼为百姓的爱戴所感动,只好留下来,并上表皇帝说明情况。皇帝欣赏他的政绩,就赏给他许多金银财宝,以示奖励。 有一年,擅萝国派兵侵犯大槐国,大槐国的将军们奉命迎敌,不料几次都被敌兵打得大败。败报传到京城,皇帝震动,急忙召集文武官员们商议对策。大臣们听说前线军事屡屡失利,敌人逼近京城,凶猛异常,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你看我,我看你,都束手无策。皇帝看了大臣的样子,非常生气地说:“你们平时养尊处优,享尽荣华,一旦国家有事,却都成了没嘴的葫芦,胆小怯阵,要你们有什么用?” 这时宰相想起了政绩突出的南柯太守淳于棼,于是向皇帝推荐。皇帝立刻下令,调淳于棼统率全国的精锐兵力与敌军作战。淳于棼接到皇帝的命令,立即统兵出征。可是他对兵法一无所知,与敌军刚一交战,就被打得一败涂地,手下兵马损失惨重,他自己也险些当了俘虏。皇帝得知消息,非常失望,下令撤掉淳于棼的一切职务,贬为平民,遣送回老家。淳于棼想想自己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羞愤难当,大叫一声,从梦中惊醒。他按梦境寻找大槐国,原来就是大槐树下的一个蚂蚁洞,一群蚂蚁正居住在那里。“南柯一梦”有时也指人生如梦,富贵权势虚无缥缈。
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因小怨而爆发了一场战争!年轻的越王勾践以范蠡为军师,使吴军大败,年老的吴王也因伤重而亡!年轻的夫差登上了王位。他发誓消灭越国。三年后,夫差率领雄兵攻伐越国。双方交战后,越败吴胜,吴国大军攻至越都会稽。 文种买通离间吴国大臣伯嚭与夫差极力周旋,终于让夫差动了怀仁之心,不灭越国。越国得以保存。勾践率王后与范蠡入吴为奴。为奴三年后,夫差生病。范蠡抓住良机,让勾践为夫差尝粪而寻找病源,此举彻底感化了夫差,从而释放了勾践。 回到越国的勾践,睡在柴草上,在房梁吊下一根绳子,绳子一端栓着一只奇苦无比的猪苦胆,每天醒来,勾贱第一件事就是先尝一口奇苦无比的苦胆!二十年,他雷打不动,天天如此。 公元前473年,勾践秘起藏于民间的三万雄兵,一举将姑苏城团团围困。此时,夫差还有五万兵马,却因粮草难济而不敢出城一战。 勾践创下了人类君王史的奇迹!他苦心励志,发愤强国,创下了以小打大,以弱胜强,以卵击石的人间神话!卧薪尝胆的典故被称为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经典中的经典,勾践的超人意志或许更有人类意义!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哀鸿遍野
解释: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游离失所的灾民。哀鸿:哀鸣的大雁.《诗经·小雅》中有一篇题为《鸿雁》的诗。其中有两句是:“鸿雁于飞,哀呜嗷嗷。” 它的意思是说: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形容流离失所的难民呻吟呼救的凄惨景象。由于这两句诗,后来人们就把不得安居的难民叫作“哀鸿”;形容受难的人民极多,几乎到处都有,就说是“哀鸿遍野”或“遍地哀鸿”。原诗中“哀呜嗷嗷”的“嗷嗷”两字,后来还常常用来形容啼饥叫饿的嘈杂之声,例如“嗷嗷待哺(哭哭嚷嚷地急切盼望给点吃的)”。
爱屋及乌
解释: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关心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传说,殷商末代的商纣王是个穷奢极欲、残暴无道的昏君(参看《助纣为虐》)。“西伯”(西部诸侯之长)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因为反对纣王曾被囚禁,想了很多办法才得以出狱。当时,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周文王回到岐山后,下决心要推翻商朝的统治。他首先聘得军事家姜尚(即姜太公)为军师,积极练兵备战,又兼并了邻近的几个诸侯小国,势力逐渐强大起来。接着,又将都城东迁至丰邑(今陕西省户县附近),准备向东进军。可是,迁都不久周文王逝世了。周文王的儿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姜太公继续担任军师。武王的同母弟姬旦(即周公),异母弟姬?#93;〔shì 〕(即召公)是武王的两个得力助手。同时,武王还得到了其他几个诸侯的拥护。于是,武王正式宣布出兵伐纣。大军在孟津(今河南孟县之南的一个黄河渡口)渡过黄河,向东北挺进,直逼商朝的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因为商纣王已失尽人心,军队也多不愿为他送命,于是逃的逃、降的降,起义的起义,朝歌很快就被攻克。纣王自杀,商朝就此灭亡。以后的八百年,便成了周的天下,称为周朝。当周武王攻克朝歌之初,对于怎样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能不能使局面稳定下来,武王心里还没有谱,因此有些担忧。为此,他曾同姜太公等商议。汉朝人刘向编撰的《说苑·贵法》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 大意是说:周武王打败了殷商,召见姜太公,问道:“该怎样对待他们的人员呢?”太公答道:“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夺来他的仆从家吏。全部杀尽敌对分子,让他们一个也不留,您看怎样?”由于这个传说,就产生了“爱屋及乌”这句成语。我国自古流传一种迷信习俗,以为乌鸦是“不祥之鸟”,它落到谁家的屋上,谁家就要遭遇不幸。我国最古的一部诗歌集《诗经》的《小雅》部分,题为《正月》的一首诗里,就有“瞻乌爰止,于谁之家”。可见古人多厌恶乌鸦,而绝少有人爱它的。所谓“爱屋及乌”,是说:由于爱那个人,因而连他家屋上的乌鸦都不以为不祥,不觉得讨厌了。这句成语,一向被人们用作推爱的比喻。因为深爱某人,从而连带喜爱他的亲属朋友等人或其他东西,就叫做“爱屋及乌”,或称这样的推爱为“屋乌之爱”。
安步当车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曰:“蜀愿得归,晚食为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 正以自虞。” 释义 表示慢慢地走,当作坐车。故事:战国时,齐国有位高士,名叫颜蜀。齐宣王慕他的名,把他 召进宫来。颜蜀随随便便地走进宫内,来到殿前的阶梯处,见宣王正 等待他拜见,就停住脚步,不再行进。宣王见了很奇怪,就呼唤说:“颜蜀,走过来!” 不料颜蜀还是一步不动,呼唤宣王说:“大王,走过来!” 宣王听了很不高兴,左右的大臣见颜蜀目无君主口出狂言,都 说:“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过来,你也叫大王过来, 怎么行呢?”颜蜀说:“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如果 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权势,还不如让大 玉礼贤下士的好。”齐宣王恼怒他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 颜蜀不假思索他说:“当然是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 宣王说:“你说这话有根据吗?” 颜蜀神色自若他说:“当然有。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 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 柴的,格杀勿论!他还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 他为万户侯,赏金干镒,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头,竟然连一 个死的士人坟墓都不如啊。” 齐宣王无言以对,满脸不高兴。大臣们忙来解围:“颜蜀,过来! 颜蜀,过来!我们大王拥有千乘(一千辆战本)之国,东西南北谁敢不 服?大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老百姓没有不俯首听命的。你们士人大 卑鄙了!” 颜蜀驳斥道:“你们说得不对!从前大禹的时候,诸侯有万国之 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汤时代,诸侯有三千之 多。如今,称孤道寡的才二十四个。由此看来,重视士人与否是得失 的关键。从古到今,没有能以不务实事而成名于天下的。所以君父要 以不经常向人请教为羞耻,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学习而惭愧。” 宣王听到这里,才觉得自己理亏,说:“我是自讨没趣。听了您的 一番高论,才知道了小人的行径。希望您接受我为您的学生,今后您 就住在我这里,我保证您饮食有肉吃,出门必有车乘,您夫人和子女 个个会衣着华丽。” 颜蜀却辞谢说:“玉,原来产于山中,如果一经匠人加工,就会破 坏;虽然仍然宝贵,但毕竟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士人生在穷乡僻壤, 如果选拔上来,就会享有利禄;不是说他不能高贵显达,但他外来的 风貌和内心世界会遭到破坏。所以我情愿希望大王让我回去,每天 晚点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作乘车;平 安度日,并不比权贵差。清静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命我讲话的 是您大王,而尽忠宣言的是我颜蜀。” 颜蜀说罢,向宣王拜了两拜,就告辞前去。
安居乐业
出处《老子》: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释义:表示生活美满、安定。故事:春秋时,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他姓李,名耳,字 聃。据说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是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的小老头儿;所以人们称他“老子”;还说他是在一棵李树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 因为他耳朵长得特别大,所以名“耳”。其实,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 称。老子对当时的现实不满,并反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革新浪潮, 想走回头路。他怀恋着远古的原始社会,认为物质的进步和文化的 发展毁坏了人民的淳朴,给人们带来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现“小国寡 民”的理想社会。 老于是这样描绘他所设想的“小国寡民”社会的: 国家很小,人民稀少。即使有许许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 们。不要让人民用生命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 只,也无人去乘坐它们,即使有兵器装备,也无处去使用它们。要使 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 很安适,满足于原有的风俗习惯。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互 相听得见,但是人们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安然无恙
解释: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恙,疾病,借指灾祸。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由于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负责处理。赵威后是一个比较贤明而有见识的中年妇女。她刚刚主持国事的时候,秦国加剧了对赵国的进攻。赵国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国要赵威后把她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然后再出兵。赵威后舍不得小儿子离开,但是听了大臣触龙的意见,还是把长安君送到齐国。齐国出兵帮助赵国打退了秦军。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齐国使者听了心里很不高兴,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威后微微一笑,说:“不是的。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 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则“无恙”的典故,后来演化出成语,“安然无恙”。
安如泰山
解释:安稳的像泰山一样。形容十分稳固,不可动摇。这个成语来源于西汉枚乘《上书谏吴王》,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悦。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关;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枚乘,字叔,西汉淮阴(今属江苏)人,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汉景帝时,他在吴王刘濞府中担任郎中。关国是当时诸侯中的大国,吴王刘濞(bi)野心很大,对中央政权心怀怨望,暗中图谋叛乱。汉景帝任用富有才能的政治家晁错为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加强中央的权力和威信,巩固国家的统一。刘濞看到一些诸侯王纷纷被削减了领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难免,于是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国的诸侯王阴谋策划叛乱。枚乘清醒地看到刘濞阴谋反叛的祸害,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在谏书中,他说:“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祸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叠鸡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的;不过,如果能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一下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但刘濞执迷不悟,加紧进行阴谋活动。于是,枚乘只得离开吴国,到梁孝王刘武府中做了宾客。公元前154年,刘濞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诸侯王,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起兵叛乱。历史上称“吴楚七国之乱”。汉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向诸侯王们表示歉意。这时,枚乘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劝刘濞罢兵。刘濞还是不肯回头。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吴楚叛军。楚王刘戊自杀,吴王刘濞逃到东越被杀,其余五个王也落得自杀或被杀。这场叛乱只有三个月就彻底失败了。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枚乘因写了《上书谏吴王》,具有远见卓知而名声大振。后来汉武帝即位,派人征召他进京做官,可惜他还没到京城,死于途中。
龙生九子
相传,刘伯温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战火不断,饥荒遍地。玉帝令刘伯温转世辅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苍生,并赐斩仙剑,号令四海龙王,但龙王年老体弱,事务繁多,因此派出了自己的九个儿子。龙九子个个法力无边,神通广大。他们跟随刘伯温征战多年,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又助朱棣夺得了皇位。当它们功得圆满准备返回天廷复命之时,明成祖朱棣这个野心极大的帝王却想永远把它们留在自己身边,安邦定国,雄霸天下。于是他便借修筑紫禁城为名,拿了刘伯温的斩仙剑号令九子。但九子仍是神兽,顿时呼风唤雨,大发雷霆。朱棣见斩仙剑震不住九子,便决定用计,他对九子老大赑屃说:“你力大无穷,能驮万斤之物,如果你能驮走这块先祖的神功圣德碑,我就放你们走。”赑屃一看原来是一块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犹豫地驮在了身上,但用尽法力却寸步难行。原来,神功圣德碑乃记载“真龙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善事)之用(功德是无量的),又有两代帝王的玉玺印章,能镇四方神鬼。八子眼看老大被压在碑下,不忍离去,便决定一起留在人间,但发誓永不现真身。朱棣虽然留住了九子,但得到的却仅仅是九个塑像般的神兽。刘伯温得知此事后,也弃朱棣而去,脱离肉身返回天廷。朱棣后悔莫及,为了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便让九子各司一职,流传千古。
老牛舐犊
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三国时,曹操手下有位谋士叫杨修。一次,杨修随曹操出征,攻城不下,便就地安营扎寨。这时,杨修忽听曹操说道:”鸡肋,鸡肋!”他立刻明白曹操的意思是想要退兵,便和士兵说’:“丞相打算退兵了。”这样,全营的人纷纷收拾行装,准备撤退。曹操巡营时,看到 这种情况,非常吃惊,便向士兵询问原因,才知道是杨修点破了自己 的心思,心里暗暗佩服杨修的敏慧,同时也很嫉妒杨修的才智。于是,借口杨修扰乱军心,把他杀了。 杨修死后,杨修的父亲杨彪非常伤心,因思念儿子而日渐憔悴。 曹操问他说:“杨公为什么会这般消瘦啊?”杨彪叹气说:“我惭愧啊,没有能够像金日磾一样具有先见之明,现在还有一种像老牛舔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的爱子之心!”曹操听后。十分感动,不免内疚。
杀鸡吓猴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有个耍猴戏的,新买了一只受过训练的猴子。这猴子可机灵了,他一听到鼓声就会跳舞,一听到锣声就会翻斤斗,可是就不听新主人的指挥。耍猴戏的使劲打鼓,使劲敲锣,猴子眨眨眼睛,一动也不动,只做没听见。耍猴戏的想了个法子,他抓了一只公鸡来,对着公鸡又打鼓,又敲锣。公鸡怎么会演戏呢,他听到鼓声锣声早吓呆了,蹲在地上动也不敢动。耍猴戏的拿起一把刀,一刀把公鸡宰了。这一下可把猴子吓坏了。耍猴戏的一打鼓,他就连忙跳舞,一敲锣,他就连忙翻斤斗,一点儿也不敢含糊。“杀鸡吓猴”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惩罚一个不相干的人,来威胁另一个人,可以说是“杀鸡吓猴”。
两鼠斗穴
比喻敌对双方在地势险狭的地方相遇,只有勇往直前的才能获胜。或者用来形容交战双方除在狭小的空间里,没有回旋的余地,只能以拼斗决死生的紧迫态势。故事是源自战国时期赵奢解阏与(今山西和顺县)之围。 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0年)秦国派人攻打韩国,韩国是赵国的西邻,而且秦国这次的军事行动还包围了赵国的阏与。赵惠文王问计于群臣,廉颇和乐乘都说“道远险狭,难救。”而赵奢却说:“其道险狭,譬之有两鼠斗之于穴中,将勇者胜。”这便是“两鼠斗穴”的典故。
坐山观虎斗
坐在山上看老虎相斗。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有一年韩国与魏国打仗,很长时间,不分胜负。秦惠王打算派兵援助,他想听听大臣们的意见,陈轸说:“从前有个叫卞庄子的人,看见两只老虎,就想举剑刺杀它们。旁边的人劝他说:“你不必着忙,你看两只老虎在吃牛,一会儿把牛吃光了,它们必然会争夺,由争夺而引起搏斗,结果大虎受伤,小虎死亡。到了那时候,你再将那只受伤的大虎刺杀,岂不是一举而得到两只老虎吗?”“哦”秦惠王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说,先让韩国和魏国打一阵子,等着一个大败,另一个受损时,我再出兵讨伐,就可以一次打败 他们两个国家,就与那卞庄子刺虎一样,是吧?” 陈轻点点头,说:“正是这样!” 秦惠王采纳陈轸的意见,真的获得了胜利。
初生牛犊不怕虎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东汉末年,刘备从曹操手中夺取了汉中,并在此称王,下令关羽北取襄阳,进兵樊城。关羽部将廖化、关平率军攻打襄阳,曹操部将曹仁领兵抵抗,结果大败,退守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为征南将军,以勇将庞德为先锋,领兵前往樊城救援。庞德率领先锋部队来到樊城,让兵士们抬着一口棺材,走在队伍的前面,表示誓与关羽决一死战。庞德耀武扬威,指名要关羽与他决战。关羽出战,两人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两军各自鸣金收兵。关羽回到营寨,对关平说:“庞德的刀法非常娴熟,真不愧为曹营勇将啊。”关平说:“俗话说:‘刚生下来的小牛犊连老虎都不害怕。’对他不能轻视啊!”这里成语初生牛犊不怕虎意思是说勇将庞德刚刚出世,锐不可挡,千万不能轻敌。关羽觉得靠武力一时难以战胜庞德,于是想出一条计谋。当时正值秋雨连绵,汉水猛涨,魏军营寨却扎在低洼之处,关羽掘开汉水大堤,水淹于禁七军,俘虏了于禁、庞德。于禁投降,而庞德却立而不跪,不肯屈服。关羽劝他投降,庞德反而出口大骂。于是,关羽下令杀了庞德。这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意思和由来,其实在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句话其实早就存在了,要不然关平不能说“俗云”,但是在这之前是谁说的已经无从考证,关平是第一个有史料可查的说这话的人,于是这句话就被认为是这句成语的出处了。
防微杜渐
在坏思想、坏事或错误刚冒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不让其发展下去。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邯郸学步
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画蛇添足
形容做多余的事,不能锦上添花反而弄巧成拙。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便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会有剩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又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那壶酒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没有喝到酒。
祈福/恭请圣物
如部分已经请完,可根据需求推荐同款!
温馨提示:
1、本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